• 乐欣优势 | 合作原则 | 留言咨询 | 战略伙伴
  • ktv管理公司电话15238398882

    • 乐欣娱乐
    • >>
    • 乐欣资讯乐欣商学院

    Onlookers
    管理是什么——关于管理内涵的学习和思考(二)
    发布于:2011/3/11   |   编辑:乐在自我   |   来源:
        管 理 就 是 管 人 
        有人说,管理就是管人。在企业人、财、物管理中,首先把人管好是第一重要的。只要把人管好了,其他的管理都不成问题了。因为钱和物都是通过人去管理的。 
        有人进一步说,管理首先是管人的思想,杰出的管理者总是最大限度地影响着下属的思想情绪和行为。他们认为,人管人是管理的最低境界,用制度管人是管理的第二境界,而用文化管人才是管理的最高境界。重视企业文化的管理者如是说。 
        有人换了一个角度说,管理就是管理者首先管好自己,管好自己的思想思路思维。因为不是管理者而是管理者的思想在支配和左右着企业的前途命运。他们认为,管理者思想出了问题,企业可能就要生病;管理者思路不对头也许就会把企业带向歧路不归路;管理者思维混乱企业或许就会穷折腾瞎忙活。 
        还有人说,管理就是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克服人的惰性和消极破坏性。 
        杰克?韦尔奇则干脆忌讳说“管理”二字,他认为,管理这个词意味着约束人,压抑人。所以他更喜欢用“领导”两个字取代“管理”,因为领导意味着带领、引导和激励。 
        上述说法尽管各自强调的重点不同,角度有异,但它们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点——即管理者对人的关注和重视,这个“人”不仅仅是指管理对象也指管理者本人。在他们看来,对人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决定着管理的成败。因此,管理者的第一门必修课就是要通过“人学”这一关,要对“人是什么?”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只有对人、人性、人的本性及其规律、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和把握,然后遵从这个规律、顺应这个规律去构造制度,去运作实施,方有可能达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管理境界。 
        现代企业大都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学校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党和政府也提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殊途同归,决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而是反映了社会的觉悟、时代的进步和对历史的反思。就企业而言,我们不是为管理而管理,管理只是一种方法、手段而已。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是为每一位员工创造一个能够施展聪明才智并使他们的价值和贡献得到承认的制度环境和运作模式。这是每一个管理者都应该牢记的出发点和归宿。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最具能动性的因素。具体到企业而言,在企业诸要素中,员工就应该是最重要、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企业人力资源就应该是最重要的资源。在企业家眼中,资金、装备、市场等资源当然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千万不要忘记,资金是通过人去管理和运作的,设备是通过人去维护和操作的,市场是通过人去开拓和把握的。这些资源运作得如何,效果好坏,归根结底是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创造精神。     “心中有人”的管理者由于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更容易取得成功,而且做得比较潇洒轻松;反之则往往磕磕碰碰,很累很烦,很吃力。 
        我们说管理是一门科学,是因为其中有很多内容是可以进行科学的定性定量分析和计算。比如边际贡献率、资金利润率和周转率等。但管理又不只是科学,不只是技术问题,它还是一门艺术。因为管理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管理涉及到人的心理、价值、观念、哲学、历史和文化等问题,管理还受制于管理者本人的经验、眼光、感觉、境界、情感、勇气、智慧、胆略和魄力,这些人文的因素既是客观的存在,但又是模糊不清、变幻莫测和不易把握的。正因为如此,管理才成了一门奥妙无穷的学问。计算是相对容易的,因为那毕竟有定理和公式可循,但管理者在洞悉人性人心、预测世事和把握自己时却找不到公式来计算。为什么第一流的数学家未必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家,为什么善做股市分析图的不一定是股市的大赢家,就是因为人的因素只能大致的把握而不能精确地计算。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只能靠自己的修炼。
    标签:

    联系电话:  0371-55088266  TEL:15238398882  郑州乐欣娱乐管理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盗用本站任何内容,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中国·郑州市西三环国家大学科技园东区11#-12F  法律顾问:河南扬善律师事务所  豫ICP备09013040号